
第二天就從飯店的早餐開始!這裡的早餐感覺還不錯,用餐環境非常的寬敞舒適。
因為選擇實在太多了,所以我還猶豫了蠻久才決定要吃啥。

熱食區的這位來自中國的小姐被我切到頭XD

還有廚師現場料理,這裡的小點心深得我心,待在新加坡的三個早上我吃了不少。


果汁也有個廚師專門一邊現打……

來拍一下自己的早餐好了,有麵包、點心、炒蛋跟魚肉。

吃完之後的第二盤,是辣味雞肉與橘子、優格……這種亂吃的風格就是我會做的事情XD。
吃完早餐就去上班啦!中餐則是在公司裡面吃把吠。

雖然是小把吠但是內容還不錯的,從生菜到主食、配菜、甜點、甜湯都一應俱全。

水果西米露深得我心。

配菜部份因為我太晚去所以已經數量不多。

起司也不賴!
吃完午飯之後又開始上工啦!今天的工作比較早結束,所以我有時間下班後到處晃晃!
我對於新加坡的第二印象就是行道樹,這裡的行道樹幾乎都是拚了命的往高處生長,與台北市的行道樹大不相同。新加坡政府似乎很注重於行道樹的種植,只要有空間就可以看到樹木。又大又高的行道樹似乎也是因為這裡沒有颱風的關係,因此不需要頻繁的修剪,而可以恣意的生長。
行道樹是我對新加坡的第二印象。而馬路的平整則是另一個讓台灣汗顏的部份,新加坡的馬路平整度非常的好,行車幾乎不會有什麼大振動,反觀台灣很多地方的馬路真的讓人不管開車或騎機車,都非常的不舒適, 也十分危險。台灣的馬路凹凸不平是家常便飯,而柏油的補釘被車輛碾壓之後碎石到處散落也暗藏殺機。

看到這種路面只能羨慕,在台灣我想這輩子應該沒辦法期待。
公司的附近是亞拉街回教區,因此可以看到許多跟回教相關的店家與飾品等等。午後剛下過雷陣雨,而此時也還飄著細雨。新加坡是一個擁擠繁忙的都市,也是一個充滿移民的社會,但他們似乎很注重保留這些移民的原生記憶,以及城市的原始風貌。這段日子以來我到處都可以看到有著不同風格的建築,例如回教區就是個非常有味道的地方。






剛下過雨,街上行人不多。

回教區的7-11,店面小小的,讓我想到台灣的7-11店面一間比一間大。

路邊的商店都賣著回教相關的衣服、用品與飾品、紀念品等等。


路的盡頭就是蘇丹回教堂,裡面傳來悠悠地誦經聲,氣氛莊嚴。我在回教堂的周圍繞行著。



新加坡的機車非常少,重型機車的比例就相對高了。


回教堂附近一對牽手的穆斯林情侶。




這日曆上不知道印的是什麼廣告,似乎有馬爾地夫觀光的,其他不明。

牆上的爬藤。


我還特別繞到商店街後方的巷弄去看看。





到這邊我就離開亞拉街,雨停了,我就準備往小印度走去……沿途就隨意的拍下一些街景。


新加坡很多地方都有這種禁止行人任意穿越馬路的標誌,不過穿越馬路的人也不少,這點跟台灣就有點像了。

公車站旁的人行道,從這裡就大概可以看出新加坡街道的乾淨程度。

因為我手上沒有詳細的地圖所以根本就是有點亂走,反正時間還早。走著走著就走到Bugis,是一個購物商城。



看到有一間「我愛台妹」的店,賣的是台灣雞排!當下還真有些興奮!不過我對油炸物沒特別愛好,所以就沒買。

另一個讓我非常興奮的是我看到商店街的電視正在放三立的連續劇「天下第一味」!華裔老闆看的津津有味,不過是配音過的,配上了普通話。
我拿相機拍下電視畫面,正在看電視的阿伯還特別探頭看了一下電視,好奇我正在拍啥XD。
拍完之後繼續散步。


新加坡的華人也有過中元節的習俗,所以街上也偶然可以看到像這樣的香案。

街上賣榴槤的店家。


以一個高度都市化的城市國家來說,還是可以看到這麼多有特色的低矮建築,讓人感到多了些親切感。


新加坡書法中心。


不知不覺就走到一間教堂,聽到裡面的禱告誦吟聲,好奇的轉進去看看。


斑駁的教堂厚重鐵門。

牆上的天使塑像。


非常漂亮的教堂,裡面正在進行著禱告的儀式。不過我注意到,教堂旁邊停的都是高級車。
在新加坡買車非常貴,我老闆說在新加坡買一台Honda Civic的價錢,在台灣可以買到Audi A6!根本就是天壤之別的等級!而這間教堂旁邊停的都是歐系進口車,可見應該是有不少有錢人在裡面。身為一個世界上GDP首屈一指的國家,有很多有錢人是很正常的事情。


仰望聖母像的行人。

沒開門的美術館。

街上有趣的捷運工地佈置,目前有新的捷運路線正在施工中。

走著走著竟然走到新加坡國家博物館,距離我要去的小印度愈來愈遠了!到這邊說實在我已經有點累了。


從這裡也可以看出新加坡對於植物的重視,幾層樓高的行道樹真的隨處可見。

這裡的小綠人不會走,只會閃。




走到了一條有許多酒吧的街道。


這個弧形的街景,我非常喜歡。

新加坡攝影協會門口的石獅。

酒店的霓虹燈招牌。



看到這個資源回收的老伯在對街,拿起相機就順手拍下。其實我還追了他一小段,徒步背著大背包要追一台緩慢的三輪車也是有點累的。
到這裡我離小印度愈來愈近了……在都市裡頭整整繞了一大圈,走了快五公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歡迎留言,請多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