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鐵店,一個正在逐漸凋零的行業。星期一的午後,天氣正好,我帶著小黑直奔石碇,為了把握變天前的最後一個好天氣。
遠光打鐵店是台北地區少數仍在營業中的打鐵店,除了接受客人訂製各種鐵器(多數是刀具、銳器),也提供修補農具的服務。老闆相當率性,也很有個性,不給殺價,但保證品質絕對優等!我問老闆這現在好賺嗎?他說「賺個工錢而已,又沒有年輕人要做。」「好賺的話再辛苦都會有年輕人要做,問題就是賺不到什麼錢,又累。」不過這裡的生意相當好,老闆說昨天就賣了八支刀子出去,「幾乎都快來不及趕給客人!」

今天也有一位客人上門訂製特長的刀具,不過老闆的報價似乎比客人想像的高而並未達成交易。老闆說「這種這麼長的我也不太想做啦!很難處理,打一支就要弄半天了,算算划不來。」真的很有個性。

不過今天比較可惜的一點是,老闆今天製作的以農具為主,而沒有製作鐵包鋼的刀具。老闆娘說「因為鐵包鋼的話中間會有空氣,打起來火星會噴得很厲害,拍起來比較好看。」一邊還拿出某攝影協會帶團來拍攝的作品,果然火星四射!我問老闆娘改天來的話是否有機會看到?老闆娘說「不一定,也要看當天客人要什麼。」因此今天只有一張拍到機器打鐵打出許多火星的影像,當時也出乎我意料,也算意外收穫。
屋內也掛著許多攝影團體來這邊拍照寄回來的相片,今天才收到好多張,老闆娘跟街坊鄰居討論著。
由於鋼的硬度高,但容易脆裂,因此使用鐵包鋼的方式鍛造刀具,可以保持刀身的剛性,但是又同時兼顧刀鋒的韌性,因此在使用時不易弄斷刀刃,且可常保鋒利。而這樣的鍛造手法較為複雜,因此產品的價格也高了些,但絕對比一般市面上的劣質刀具耐用且順手。著名的日本武士刀,則是將這樣的多層鍛造方式發揮到極致,刀身兼具彈性與剛性且銳利無比,因此也才有近戰兵器之首的地位。
老闆說「現在煤炭都進口的啦,台灣沒有了!」「現在喔,環保抓的緊,政府死要錢,所以也沒什麼地方在燒煤炭了,哪天被檢舉就罰個幾萬。」,我跟老闆說雙溪也還有一間打鐵店正在營業,他好奇的問「是老人還是年輕人在做?」我回答是老人,老闆就有點感慨的說「老人喔,做到沒體力了也沒辦法,又不像年輕人。打鐵是體力工,沒人要做啦!」
上次在雙溪拍攝的信利號:http://aquawill.blogspot.com/2011/08/blog-post_20.html

在拍攝環境上,因為打鐵店內部都是灰灰髒髒的,所有物品都蒙上一層煤灰,在拍攝上較難營造立體感,我今天本來還想打離機閃,不過因為老闆實在很忙,忙進忙出的,我很怕妨礙到人家,所以還是放棄了。不過在有火光的地方,暖色調與一旁的灰暗感形成不錯的對比,很能說明打鐵店的特色,就有點像是冰跟火一般的鮮明。所以就姑且命名為「冰與火之歌」吧!

在「採訪」的過程中,老闆就一直重複著機器搥打、手工修整、焊接、裁切之類的工作,沒有休息過,街坊鄰居偶爾來串門子,偶爾也有零星遊客在門口張望,拿起手機或相機拍照。老闆雖然很酷,但是對客人的詢問幾乎有問必答。

有遊客來搭訕,老闆拿出一支特別的銳器,是專門用來獵山豬的,有如長矛頭一樣的尖銳。老闆說「坪林那邊都還有人在抓山豬哩!都靠狗去追的。」這裡也接受各種奇特用途的刀具或漁具訂製。這裡也有原住民的山刀,是客人訂做的,老闆說「一支兩千!」讓原本在心裡暗想要買一支當作紀念品的我頓時有些驚訝!
老闆說「昨天也有賣出去!」,不知道是收藏用?展示用?還是拍戲?還是原住民朋友特地來訂購?

今天下午老闆修整了幾支鋤頭,將鋤頭因為長期使用造成刀刃缺口的部份切掉,焊接新的刀刃、開鋒。修整好的鋤頭浸到水中冷卻,拿出來還不斷冒著蒸氣,感覺很像老闆給人的印象,外表冷冰冰,但其實很熱情的。或許是愛鐵之人,性格也有些像鐵一般,但我想,也需要像鐵一般的意志,才能繼續堅守這個逐漸消失的古早行業,也讓老闆那張因為煤灰而看起來有些暗沉的臉上,煥發出對於技藝的自信與執著。





























打鐵真的很辛苦~~阿公和老爸都是打鐵人~~
回覆刪除所以我也是正在學習中的七年級打鐵新人
感謝您的留言,現在願意承接打鐵業的年輕人真的不多了,很難得!
刪除不知道您的打鐵店在哪邊呢?
包鋼是中國式製法。日本刀是像麵團似的摺疊鍛打,所以刀身上會有細細的花紋。
回覆刪除若有燒刃,又會有燒刃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