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往慈仁宮後方的小徑走去。這裡應該已經一段時間沒有人經過,金牌走在最前面,身上沾了不少蜘蛛網。
小土地公廟旁邊立著一個碑,上面記載著建廟的捐獻名錄,這年代應該是很久遠了,因為最大筆的捐獻是「貳元」!而上面大多數都是潘姓民眾,因此這也是當地平埔族所興建的廟宇。
小土地公廟的外觀非常的小巧可愛,也是用砂岩砌成。不過應該一段時間沒有人來拜拜了,挺可惜的!
不知道這年代多久遠了,貳元想必在當時也是不小的數目!
慈仁宮前的公獅。
母獅。這年代應該都很久了。
離開了小土地公廟之後,跟廟公道別,我們往上次已經有看過的山西祠前進。這次到訪有當地居民在,所以就也有順便跟他們聊了一下。
我們先進到山西祠裡面去看裡面的情形,裡面陳設很單純,地上擺著一些當地人種的冬瓜。有面牆壁上面有聯合國原住民宣言。
這間山西祠的由來根據慈仁宮廟公表示,其實是一個林姓人士入贅到平埔族的潘姓人家,後來經商累積了不少財產,而潘姓人家又無後代,因此就由這位林姓人士繼承。他繼承了財產之後感念於潘姓人家的恩情,因此就在這邊建了一間祠堂來紀念這裡的平埔族人。
屋頂上面也有畫像,畫著原住民跟漢人的圖像,應該是象徵這裡族群融合,平埔族跟漢人和平相處的情景。
這裡也寫著「山西」一詞的由來,原來「山西」是「山那賽」的台語讀音,就被稱為山西啦!
上次有看過的,在大門上不是門神,而是原住民的圖騰。
這根柱子上面就載明了興建者的姓名。
山西祠旁邊則是有當地居民飼養的麝香豬在沙堆上面休息,真是愜意啊!能夠趴在沙堆上,我想真的是豬生一大樂事啊!
旁邊也有兔子跟天竺鼠,兔子跑來跑去,天竺鼠則是跟前跟後的,原來他們是一起長大的所以感情很好噢!很少看到兔子在地上跑來跑去,看來這隻兔子很健康呢!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歡迎留言,請多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