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天上網買了一條副廠的機械快門線,回來才發現……
根本就不能用啊!因為外面一般副廠的機械快門線都是Nikon AR-3式樣,對於FE、F2等比較早期的機型適用的AR-2根本就天差地遠,我真的很疑惑那些在網路上說買了FE然後去博漢區隨便買了機械快門線一條一百多塊就可以用的,是要怎麼用?因為Nikon AR-2已經非常非常難找,一條要叫價將近一千五百元!
剛開始興沖沖的把快門線鎖在快門鈕上面,按下去卻紋風不動……超洩氣!
花了一百七十元買了一條一公尺長的快門線,卻不能用,第一個念頭就是退貨!但是扣掉來回運費,也所剩無幾了……第二個就是在網路上賣掉……不過日後若是買了別的相機,不就可能還要再買一條快門線?
我研究了一下AR-2之後,發現其實關鍵就在於一個螺母,鎖在快門鈕旁邊的螺牙上面,因此搞不好如果可以找到一個類似的玩意,就可以想辦法改裝?
於是乎我開始翻箱倒櫃,看看有沒有類似螺母的東西可以鎖上去的,剛開始找的是牙膏跟藥膏的蓋子,不過都無法固定,後來開始拆原子筆,發現有一支原子筆筆身是金屬的……
他的筆尖部份可以拆下來,裡面有螺牙。
長度也蠻適合的!
鎖上去……竟然可以固定!這真的是找到救世主啊!
不過對照了一下,筆尖的孔有點小,快門線的螺牙鑽不進去,所以我就拿了銼刀把洞挖大一點。
成功的把快門線鎖進筆尖後,發現無法頂到快門鈕,因此又在快門鈕上面鎖一顆螺絲加高。(後來換成一顆比較小的螺絲)
經過測試之後發現這樣確實可以用了,不過因為快門線本身可以轉與彎曲,在彎曲的時候容易造成B快門的脫鎖,因此就把筆管套在快門線上面,這樣快門線就比較穩一點,經過反覆的拆裝測試,發現這樣穩定性大增。
我的測試方法就是用快門線按B快門,然後開始搖晃相機,各種角度搖晃,再加上彎曲快門線,發現如果把相機倒置的時候,還有快門線甩動的時候容易脫鎖,因此在使用的時候要注意相機與快門線的固定。一般會使用B快門也都是鎖在腳架上了,所以就也不太是個問題。
另外有個要注意的地方就是,這樣子因為快門線尖端去壓迫到快門的自由間隙比較長,因此在手感上面要注意,如果要抓精確瞬間的話,是有一定的難度。
就這樣不花一毛錢完成了快門線的改裝!當場省下一千四五百元的價錢,不過也花了我三四個小時的時間……改完的瞬間,覺得……好空虛= =。
題外話,Nikon FE的B快門是機械的,非電子,跟網路上流傳的不同。根據Ken Rockwell的說法,FE非常適合長時間曝光,因為B快門不耗電,Auto電子快門的長時間曝光更可以長達數小時!
題外話二,很多賣快門線的商家都還是把AR-3式樣的快門線標上FE,還蠻不學無術的,會誤導消費者!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歡迎留言,請多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