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鬼都藏在細節裡面,現在很多扭曲的現象都用一句「拚經濟」就可以含糊帶過了!
田寮洋這個地方如果不是最近新聞實在報太大,我想應該很多人終其一生從來不會聽過。這個小地方位於台北縣貢寮鄉,在台灣的東北角。這樣一個小小的地方,第一次出現在新聞版面上是在2003年11月22日,有一隻來自中國東北的未成年丹頂鶴在這邊過冬,停留了一個月,引起轟動,造成愛鳥與攝影人士蜂擁而至。當初愛鳥人士還幫這隻丹頂鶴取了個名字叫做丹丹。
這是台灣在睽違了71年之後,再次有丹頂鶴在台灣現身。
田寮洋第二次上了新聞,成為眾人矚目的焦點,是因為這裡即將有一個大型開發案,政府將徵收這裡三分之二的土地,然後提供給建商興建住宅區、高級旅館與渡假中心。(謎之聲:不就炒地皮嗎?)
「其中田寮洋三分之二以上的面積被劃入,當中超過六十三%至六十六%的土地規劃為住宅區,其他為道路等公設用地,亦即田寮洋這塊濕地,將合法全面開發。
為配合刺激地方觀光發展、提升觀光產值,也將規劃十四.二二公頃的旅館區,希望提供大型旅館進駐,增加當地就業機會並改善現有的觀光環境品質,全案預定於一○二年底全部完成。」資料來源:自由時報(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0/new/jul/24/today-fo1.htm)
田寮洋之所以引起爭議,是因為:
- 當地民眾事前完全不知道徵收的事情,是媒體披露了才引爆開來。
- 這裡的地形不適合開發。環評呢?
- 徵收過程隱含的官商勾結問題。
田寮洋位於大約北緯25度1分2.48秒,東經121度55分25.73秒,是一個面積並不大的沖積平原,雖然說是平原,但是面積也僅僅不過約兩百公頃,人口也僅僅只有三百多人而已。
圖中藍色的線條就是雙溪,可以看到雙溪從西邊流過來之後,經過貢寮車站開始進入了沖積平原,然後遇到了丘陵之後轉往東南方前進,然後又撞到丘陵因此改為往北流,接著又被山勢阻擋轉了一個九十度的大彎,往東邊的福隆出海。田寮洋這塊土地,剛好就是位在兩個大轉彎之間的一個平坦區域,這個平坦區域,就是由雙溪日日夜夜從上游夾帶泥沙在此堆積而成。因為地形較為平緩,又因為山勢的關係形成曲流,水中的泥沙因為流速降低而沈積下來,就形成了我們現在所看到的田寮洋。
這塊地方,如果叫「田寮」,我想我們並不會覺得奇怪,因為台灣叫做「田寮」的地方不知凡幾,但是後面多了個「洋」就令人感到疑惑了,為什麼要叫做田寮洋?「田」可以理解,就是耕作之地;「寮」指的是簡單搭建的小屋,理解為農舍;「洋」就是
上面這張圖,藍色的線條就是雙溪的整個水系。然後呢,粉紅色線條圍起來的淺粉紅色區域,就是整個雙溪的流域範圍(看著DEM徒手描的,所以沒有很精準,不過大概就是這個區域了,還好畫出來的面積跟官方公佈的面積差不多XD),這是一塊高達132.5平方公里的區域,說起來也並不算小了,差不多有半個台北市這麼大(臺北市總計面積271.7997平方公里)!所以其實要說雙溪是條小溪流嗎?或許也未必。
我們可以看到上面這張圖,在藍色的線條上有一些紅色的線,這指的是「土石流潛勢溪流」,簡單來說就是非常有可能發生土石流的溪流,這些溪流大多位於上游,山勢較為陡峭之處。我幫各位統計了一下,在雙溪這個水系就有20條土石流潛勢溪流:
北縣DF153 北縣DF130 北縣DF131 北縣DF132 北縣DF133
北縣DF134 北縣DF135 北縣DF143 北縣DF144 北縣DF145
北縣DF146 北縣DF147 北縣DF137 北縣DF138 北縣DF139
北縣DF140 北縣DF141 北縣DF142 北縣DF136 北縣DF148
北縣DF134 北縣DF135 北縣DF143 北縣DF144 北縣DF145
北縣DF146 北縣DF147 北縣DF137 北縣DF138 北縣DF139
北縣DF140 北縣DF141 北縣DF142 北縣DF136 北縣DF148
這些資料只要有心都很好找。這二十條潛勢溪流,在台北縣所有的土石流潛勢溪流中佔了將近一成(9.1%),因此數量不可謂少。這代表,上游這二十條溪流是沖刷很劇烈的,沖刷劇烈的原因有可能是水土保持做的不好,有可能是雨量很大,有可能是山勢陡峭,有可能是地質鬆軟。總而言之,這代表上游的沖刷是很劇烈的。而從東北角的降雨量來看,有這樣的結果也非常合理。關於東北角降雨量很高這件事情,應該是常識了,我也不需要再拿什麼資料證明大家都知道的東西。
雙溪主流經過貢寮火車站之後,展開一個平坦的區域,如果是一般的河流,問題還不算太大,問題就在於:
- 因為地形原因造成的大曲流,使得洪水容易溢出河床。
- 平原開展之後,又遇到兩旁山勢阻擋所以水勢只能從狹小的谷地流出(圖中三角形Mark處)!所以造成排水不良。
這也就是這塊區域稱為「洪泛平原」的原因,意思就是,洪水來的時候會氾濫的平原區域!
或許有人會說,雖然山勢、河流都像你講的一樣,但是又牽扯到一個「洪水頻率」的問題,就是「要下多少的雨」還有「多久下一次」的問題,這個問題的話看似很難,因為如果要找到這邊的淹水紀錄實在是不太容易,網路上僅有幾個颱風的案例,但是如果當成個案來看,沒有數據的話實難服人,因此我又無意間找到了非常有趣的證據。
我在網路上找到了一份「臺北縣災害防救深耕計畫細部執行計畫990129.doc」,有興趣的都可以去找來看一下。這個文件的出處是「行政院災害防救委員會」,官方資料公信力總夠了吧!裡面介紹了例如洪水、地震等天然災害的統計資料與應變方法。我看了一部分,對於後面的應變組織沒啥興趣,但是對於洪水那邊我則是閱讀了一下,看到了很有趣的東西。
以下節錄第十六頁的文字:
三、水災災害潛勢分析
針對臺北縣內29個鄉鎮市進行淹水潛勢分析,適逢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應行政院災害防救委員會之要求,於87年度起,針對台灣地區各縣市逐年建立其淹水潛勢資料,至90年度為止已完成台灣本島地區22縣市淹水潛勢圖,根據此項資料針對臺北縣進行淹水潛勢分析,圖1.4至1.7是臺北縣150、300、450、600公釐不同降雨量下淹水情形,另外,本次深耕計畫之示範鄉鎮市區的淹水潛勢資料則詳見附錄一。
然後就有幾張不是很精美的圖片作為示意,雖然不夠精美但是只要看得懂就好了!我們就來看看圖片說的是什麼。
上面這張圖(出處:頁17)講的是,在單日降雨量達到150公釐的時候,具有「淹水潛勢」的區域,我們可以看到樹林市大概有些一公尺以下的淹水,新莊板橋土城中和永和都各有一些,另外就是汐止。我們這次所要討論的田寮洋呢?等等,它就在東北角,而且是紅色的!
這代表什麼?這代表單日降雨量只要達到150公釐,田寮洋就會淹水達到深度三公尺以上!三公尺深差不多就是接近一層樓高了!就連行政院本身公佈的資料都說了「如果單日降雨達到150公釐,田寮洋就會淹水達到三公尺以上!」我想證據是會說話的。
150公釐很多嗎?我想這並不是一個很難達到的數字,東北角來一個颱風就可以輕鬆超越150公釐的門檻:
上面這張圖就是納莉颱風帶來的單日最大雨量分佈,拿地理位置最接近的基隆好了,就有412公釐的威力。150公釐很難達到嗎?一定有人會跟我說「你拿颱風來比當然很容易達到啊!」,我要說的是,台灣島本身就在西太平洋颱風的主要路線上,一年有個幾次颱風也是很正常的。淹水三公尺這種事情,沒有人一輩子會想遇到一次的。
今年的7月26日大話新聞有一位住在田寮洋的民眾林小姐Call in進去講了一下田寮洋的真實狀況。
網路上也可以找到一些關於田寮洋淹水的照片,例如下面這張。
可以看到整個田寮洋只剩下鐵路還在水面上,其他地方完全汪洋一片……
我想問的是,這樣的地方真的適合開發嗎?我已經想好應對之策啦,因為這裡面對的主要問題就是:
- 曲流造成洪水容易漫出河道。
- 平原末端的出口太過狹小,排水速度不夠快造成河水更容易漫出。
- 高築堤防,挖深河道!這樣挖出來的砂石還可以一車一車的賣,大家來拚經濟!至於自然景觀……管他的!
- 找個地方把山炸開一個洞,這樣就可以把水引出去啦!
獅子頭隘口在今台北縣五股鄉獅子頭和對岸台北市關渡之間,據「五股鄉志」記載,清朝中葉後便有學者以「獅象捍門」形容此隘口的重要性。「獅」指今淡水河左岸五股獅子頭一帶,「象」指基隆河出淡水河口的關渡,隘口恰是台北水系通往大海的匯流處,左納塭子川、觀音坑溪,右納基隆河,日治時期有人認為隘口形成淡水河系出海障礙,若炸開河中央這群山石,可加速台北盆地水流出海,台北地區每逢大雨必淹的窘況便可紓解,但獅子頭隘口是觀音山延伸至河口的岩體,可謂風水寶地,日本人終究順應風水之說不敢炸燬隘口。國民政府遷台後,台北盆地夏天水患頻傳,民國五十一年,歐伯、愛美颱風,台北縣市皆受水患之苦,隔年九月葛樂禮颱風,慘況更是「六十年罕見」,故在「葛樂禮」水患後,中央才決議把獅子頭隘口炸除以拓寬河道。河道拓寬有利於排水,但出海口的潮汐因沒有隘口的阻擋,不時撲向地勢低平的五股鄉洲後村,使得全村四分之三的土地變成沼澤,肥沃的良田一夕之間變成殘留鹽分的爛地。民國五十七年政府公佈北區防洪計畫,洲後村被規劃為完全禁建的一級洪水管制區。炸開隘口無法防治水患,民國七十一年政府只好闢建二重疏洪道以解決大台北盆地的水患,當時主導炸山政策的美國水利專家,都因炸開獅子頭隘口的決定而改寫了水利史。這是樹立在二重疏洪道的「炸開獅子頭隘口歷史沿革巨石紀念碑」上面的碑文。(出處:http://tw.myblog.yahoo.com/faraway-soclose/article?mid=1534&prev=1589&next=1471&l=f&fid=18&sc=1)
台北縣政府謹誌 中華民國九十三年八月吉時立
破壞只會帶來更多的破壞!
今天我是懷著很沈重的心情寫了這篇文章,明天我就要跟一群朋友們去田寮洋實地看看這個美麗的地方。網路上也有熱心的網友發起了「買田寮洋的米」活動,要讓當地的老農知道,他們辛辛苦苦的堅持在那邊耕種,是有很多人願意支持他們的!(出處:http://sites.google.com/site/tly444/yu-yue-tian-liao-yang-de-mi)
我想,這篇文章並不長,我也並非環境工程或水文專業人士,只是拿了手邊有的資料還有我淺薄的知識做一個整理而已,我希望明天的田寮洋,會跟後天、大後天、未來的每一天一樣美麗。
或許有些人還是對於「洪泛平原」這個名詞有點疑問,我在這邊也準備精美的圖片來略略解釋一下好了。
洪泛平原就是洪水來臨時,河水溢出河道後會蔓延的區域。最好的案例就是我們擺在最上面的那張圖片,我們再來看一次:
這張圖片是位於台東太麻里,可以看到太麻里溪從西向東流入太平洋,在畫面中間的區域進入了他的沖積平原,也就是洪泛平原。
上面這張就是八八水災後,太麻里溪整個洪水氾濫,把他下面的平原全部掃平的真實空拍照片,這代表什麼?
這代表:我們從河流手中拿走的,有一天一定會被他要回去!
金帥飯店倒塌的畫面我想很多人都還記憶猶新,把大飯店蓋在河川原本應該有的行水區,會造成什麼後果,大自然已經給我們上了一課。如果像這樣怵目驚心的場景發生在田寮洋,會造成多少人命跟財產的損失?這是非常難以估計的!
水勢必須疏導而非圍堵,這是小兒皆知的常識。
洪水應該怎麼疏導才對?絕對不是挖深河道、高築堤防,謝長廷當政的高雄市政府,採用了洪泛平原的觀念,在愛河中段挖了一個「愛河之心」,還有許多的公園與蓄洪池。這些地方平常作為休憩用,在洪水來臨的時候,大量傾瀉而下的洪水可以流進蓄洪池而得到緩衝!因此高雄市在八八水災的時候,並沒有上演台北市水淹捷運的慘劇!這是值得借鏡的,也是正確的觀念。(這裡有比較詳細的介紹:http://msuvictor.pixnet.net/blog/post/27499858)
能夠防患於未然,不該開發的地方就不要強行開發,以免造成更多的社會成本與生命財產損失,還有無法回復的環境破壞!台灣的風景區已經被一幢幢的水泥建築蠶食殆盡了,我們還要在多少地方繼續製造「人類文明的遺跡」呢?
保留這塊大台北區域最後的淨土吧!保留一塊讓候鳥們可以安心過冬的家園吧!
這張圖片是位於台東太麻里,可以看到太麻里溪從西向東流入太平洋,在畫面中間的區域進入了他的沖積平原,也就是洪泛平原。
上面這張就是八八水災後,太麻里溪整個洪水氾濫,把他下面的平原全部掃平的真實空拍照片,這代表什麼?
這代表:我們從河流手中拿走的,有一天一定會被他要回去!
金帥飯店倒塌的畫面我想很多人都還記憶猶新,把大飯店蓋在河川原本應該有的行水區,會造成什麼後果,大自然已經給我們上了一課。如果像這樣怵目驚心的場景發生在田寮洋,會造成多少人命跟財產的損失?這是非常難以估計的!
水勢必須疏導而非圍堵,這是小兒皆知的常識。
洪水應該怎麼疏導才對?絕對不是挖深河道、高築堤防,謝長廷當政的高雄市政府,採用了洪泛平原的觀念,在愛河中段挖了一個「愛河之心」,還有許多的公園與蓄洪池。這些地方平常作為休憩用,在洪水來臨的時候,大量傾瀉而下的洪水可以流進蓄洪池而得到緩衝!因此高雄市在八八水災的時候,並沒有上演台北市水淹捷運的慘劇!這是值得借鏡的,也是正確的觀念。(這裡有比較詳細的介紹:http://msuvictor.pixnet.net/blog/post/27499858)
能夠防患於未然,不該開發的地方就不要強行開發,以免造成更多的社會成本與生命財產損失,還有無法回復的環境破壞!台灣的風景區已經被一幢幢的水泥建築蠶食殆盡了,我們還要在多少地方繼續製造「人類文明的遺跡」呢?
保留這塊大台北區域最後的淨土吧!保留一塊讓候鳥們可以安心過冬的家園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歡迎留言,請多指教!